中国女足东亚杯一平两胜没拿到冠军,虽然结果不算特理想,但球迷们还是看出点希望和不少毛病,新教练米利西奇也算是在大家面前混了个脸熟。
重塑风格打上鲜明烙印
现在的中国女足,跟那个男足主帅久尔杰维奇面临的情况差不多,都是要把球队的踢球体系从头捣鼓一遍才行,老一套肯定是不行了。这次东亚杯打着打着,好多看球的哥们兄弟都说,这米教练的战术思路看不明白,糊里糊涂的,一点儿也不鲜明,这就说明他得赶紧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队员们。遥想当年中国女足牛气的时候,那脚下活儿叫一个溜,小范围传接球那是世界有名的;2007年多曼斯基带的时候,又靠着玩命跑、疯了似的逼抢打出了新花样儿,这些都告诉咱们,找到自己的特点并且一直坚持下去,在国际赛场上才能有底气、有竞争力。
这位米利西奇教练,是在澳大利亚足球那套体系里熏陶出来的,所以特别看重控球在脚下,还有比赛的节奏得由自己说了算,不能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跑。但是现在球队才刚开始一块儿练,还处在磨合期,踢比赛的时候,那些不该有的失误,就是自己瞎整出来的失误特别多,跟日本、韩国这帮球队硬碰硬的时候,身体对抗、跑动强度什么的也跟不上人家看球直播,累得气喘吁吁还没效果。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都得靠他在后面的集训、热身赛啊这些时候好好调整调整,不然下次比赛还是白搭。
寻找新核心尤其是后防领袖
这次东亚杯大名单,老球员、中生代、年轻小将都有,像王霜、吴海燕这些在场上踢了好多年的老将还在撑着,邵子钦、孙方欣这些年轻小妖锋线冒出来了,看着挺让人眼馋的。从这三场比赛踢的情况来看,前面进攻的地方还算让人有点惊喜,特别是那个邵子钦,哐哐进球足球直播,最后还拿了个最佳射手,算是个大亮点了。可是后面防线那儿,老是出幺蛾子,像是忘了锁门一样,频频“掉链子”,这可成了心尖子上的大麻烦,让人睡不着觉。第一场打韩国,补时阶段接连丢俩球,眼瞅着赢球变成平局,疼得球迷心口直抽抽;第二场踢中国台北,也让人追平过,吓得不少人不敢看。
再说说队长吴海燕,都已经过了30岁了,踢高强度比赛身体肯定吃不消,反应啥的也慢了半拍,中国女足得赶紧找个新的后防老大出来挑大梁,不然后防线就是一盘散沙。米教练比赛完了也直截了当地说:“必须确保不再犯同样的错,再犯就没脸见人了。”但是光是嘴上说说肯定不行,要真想把这事解决了,除了开会训话、讲讲战术要点,更重要的是在选谁进球队、怎么布置防守战术、平时怎么练防守这些实实在在的地方拿出真本事、硬措施来,光喊口号顶个屁用。
老队员状态起起伏伏
队里那些老胳膊老腿的队员,比如王霜,这几年又是伤病又是各种事,状态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忽高忽低不稳定,时好时坏的,有时候能突然闪光,来了兴致能踢得特别棒,但大部分时候感觉懒洋洋的,好像没睡醒一样,跑动也不像以前那么积极了,不太对劲。这次东亚杯前两场她都没怎么发力,好像在憋着一股劲儿,到了最后一场打日本,可能是知道再不拼命不行了,才拼了老命似的在场上瞎跑,想做点贡献。
还有像张睿这些中场老将,虽然经验摆在那儿,在场上能调度调度,让年轻人心态稳点,踢了这么多年球脑子还是清楚的,但是体能明显跟不上比赛节奏了,跑个十几分钟就大口喘气,下半场没踢多久就累得跑不动道儿了,脚步沉重得像灌了铅一样,防守的时候也只能象征性地伸伸腿、摆摆样子,根本拦不住人家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似的对手冲击。怎么让这些老兵油子重新焕发点活力,或者说慢慢地、平稳地把位置让给年轻人,这也是米教练头疼的事,急不得也慢不得。
年轻球员成长有惊喜也有不足
当然了,年轻小孩们表现也不是都那么不堪,好多地方还是可圈可点的,比方说那个前锋邵子钦,才多大,这次东亚杯进了好几个球,脚头挺硬,敢打敢拼,一点不怵场,拿最佳射手那是实至名归,是块好料子,看着就让人欢喜,球迷们也都挺稀罕她,觉得以后能指着她进球。还有中场的一些小队员,虽然经验还差得远,在场上有时候会发蒙,不知道该干,但有时候能跑出一些不错的空当,传几脚让人眼前一亮的球,身上那股子冲劲儿、不服输的劲头还是挺让人喜欢的,比死气沉沉的强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年轻归年轻,经验不足的毛病在比赛里暴露得也挺明显。遇到对方球员凶巴巴地逼抢,稍微有点身体对抗,那球就跟烫爪子似的赶紧丢出去,慌里慌张的,控球能力太差劲;而且在场上阅读比赛的能力也不行,看不出啥时候该攻、啥时候该收着踢保一保,经常瞎跑,跟着球瞎转悠,不知道自己该站哪儿、该干啥,跟个无头苍蝇似的。情绪波动也大,进个球就得意忘形,丢个球就垂头丧气,拉着个脸,这心理素质得好好磨磨,不然成不了大器,这点米教练也得赶紧给他们上上课。
与日韩差距依旧明显
说白了,这次东亚杯跟日本、韩国这两支老对手真刀真枪地干了两场,虽然结果一个平了一个没输太惨,跟以前比好像差距小了点似的,但实际上往细了一看,那差距还是明摆着的,大得很,不是一两场比赛能追上的,球迷们可别傻乐呵。日本队那边,从后场开始倒脚,一下一下地传递,耐心得很,经常把球倒得咱们队员不知道该上还是该退,脑子都乱了,而且他们队员之间的跑位接应,那叫一个默契,跟说好了一样,总能从咱们看似密不透风的防守里找出个小缝缝把球塞过去。
韩国队,就更不用说了,身体对抗那叫一个猛,跟咱们队员撞在一起,咱们好几回都被撞得东倒西歪,像散了架似的,而且她们反击速度快得惊人,跟火箭筒似的,唰一下就冲上来了,防都防不住,咱们后防线好几次都是被人家这么冲垮的,一点脾气没有。咱们队员在高强度对抗下技术动作就变形了,平时练的那些东西都使不出来,跟傻子似的站着看,这就是平时练得不够狠、不够真导致的,不是临场发挥的问题。
米利西奇后面考验才真正开始
这次东亚杯折腾完,米利西奇算是在中国球迷面前露了脸,不管大家觉得他行不行,反正“刷”了一波存在感,名气是有了点。接下来中国女足暂时就不用天天聚在一起傻练了,可以放个小假,回去调整调整身体,养养精神,歇口气儿了。但对于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米教头来说一起看球吧,真正的难题、要命的考验才刚刚伸着脑袋等他,躲是躲不过去的,前面那点都不算啥正餐。
将来国家队重新集中之后,怎么把国脚们的状态重新调动起来,不能松松垮垮的;怎么把联赛里表现好的苗子选到国家队,补强那些缺人的位置,让队伍更齐整;最重要的,是怎样带领这支新旧交替、乱七八糟的球队,在后面的奥运预选赛这些货真价实的大赛里杀出一条血路,拿到奥运会门票,这才是最大的事,办不成可就麻烦大了,大家眼睛可都盯着。这些问题一堆一堆的,想想都头大,够他喝好几壶的,能不能扛得住,就看他真本事了,千万别是个花架子。
你觉得米利西奇能带领中国女足在接下来的奥运预选赛中有啥样的表现?是能给大家带来惊喜,还是会让人失望透顶?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别忘了给赞点一点,觉得好也赶紧分享给你那帮爱踢球、爱看球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