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赛中的裁判判罚一直是球迷和俱乐部关注的焦点,每一次有争议的判罚都可能引发广泛讨论。最近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公布的评议结果,就对两起中超焦点判例给出了说法,这可是关系到比赛结果和球队命运的大事。
津门虎进球被改判的来龙去脉
8月12号晚上那场天津津门虎跟青岛西海岸的比赛,真是让人看得心里七上八下的。第35分钟的时候,津门虎抓住角球机会,4号球员一个漂亮的头球把球顶进了球门,当时大家都以为这球肯定算。主裁判一开始也确实判了进球有效,可谁知道没过一会儿,VAR就介入了,然后裁判就跑去看回放,看完之后说津门虎6号球员推搡了对方15号队员,进球不算数了。这一下子津门虎那边肯定不乐意了,俱乐部马上就申诉,说自家6号根本没犯规,进球就该是有效的。
评议组后来开会一讨论,结果跟比赛当时的判罚完全不一样。他们认为那一碰,就是正常的争抢,劲儿根本不够大到算犯规看球直播,而且碰的地方也不是俩人跳起来争头球的位置,所以津门虎这边没犯规,那球进了就该算。这么说来,当时主裁判改判进球无效,还有VAR介入,全都是错的。这可真是让津门虎白白丢了个本来该到手的进球足球直播,换谁谁不憋屈
浙江队球员被红牌罚下的争议点
还是同一轮的比赛,浙江队主场对北京国安,这场也没少出事。第59分钟那时候,浙江队的22号程进在抢球的时候,踩到了国安队26号球员。当时主裁判啥也没说,比赛接着踢,可VAR又介入了,裁判看完视频回放,马上就给程进掏了张红牌,直接罚下去了。浙江俱乐部肯定不服气,申诉说就那么个犯规,不至于给红牌这么严重。
评议组大多数人看法倒是挺一致的,他们觉得,看看程进踩的是哪儿,还有他当时身体重心咋转移的一起看球吧,这动作就是严重犯规,给红牌没毛病,VAR这时候介入也是对的。这事也挺有意思,同一个评议组,对两场比赛的VAR介入和判罚评价完全相反,看来这裁判的活儿是真不好干,稍微有点闪失就可能出错,还得被大家这么细致地评头论足。
评议会议的参与人员和形式
这次开会可不是以前那种关起门来自己人说说就算了的。8月12号晚上开的会,用的是视频的形式,还特意请了中足联代表、中国足协纪检人员,另外还有俩从社会和媒体界来的足球社会监督员跟着旁听。这么一来,参会的人多了,来源也广了,就不是足协自己说了算,能让整个评议过程更透明些,也能听听外边的意见,挺好的。
有这么些不同身份的人在旁边看着,评议组讨论起来估计也会更认真、更谨慎。毕竟不只是自己内部的人,还有纪检的、社会监督员,谁也不敢随便糊弄。通过集体讨论再加上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子得出的评议结果,应该能更靠谱一点,也让大家更能服气,虽然可能还是会有人有不同想法。
俱乐部申诉的受理和处理方式
俱乐部要是对判罚不满意,是可以申诉的,就像这次津门虎和浙江队都申诉了。中国足协也说了,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好好受理那些符合条件的申诉。不是说俱乐部一申诉就不管不顾,得符合条件才行,这也是有规矩的,不能乱来。该管的就得管,不能让俱乐部受了冤枉气。
对于那些社会上特别关注、又能统一判罚尺度的典型案例,足协还会拿出来评议然后公布结果,就像这次这样。这样做挺好的,能让大家都知道到底咋回事,为啥当时那么判,现在评议了又是啥结果,也能让各俱乐部和球员以后更清楚啥样的动作算犯规,啥样的不算,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争议。
对裁判员的内部处罚措施
足协说了,对于那些出现漏判的裁判员,会实施内部处罚。这内部处罚具体是啥样,咱们外人不知道,但至少说明足协知道裁判员也可能犯错,而且犯错了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得有相应的处理。这样才能让裁判员在吹比赛的时候更小心、更专注,少犯错误,毕竟自己要是失误了,是要承担责任的。
不过这内部处罚,球迷们可能还是觉得不够解气,或者觉得力度不够。但不管咋说,有处罚总比没处罚强,能起到一个警示作用,让裁判员们知道,他们的每一个判罚都可能被拿到放大镜下面看,都得是严肃对待的事,可不是随便吹的。
VAR技术使用的正确与否
津门虎那场VAR介入被认为是错误的,浙江队这场VAR介入又被认为是合理的,这就说明VAR这东西到底啥时候该用,啥时候不该用,还是挺有讲究的。不能说一有啥不确定的地方就用VAR,那比赛断断续续的,看着也闹心;可万一该用的时候不用,漏了关键性的犯规或者错判,那也不行,会影响比赛的公平性。
VAR的目的是帮助裁判更准确地做出判罚,纠正明显的错漏判,但不是让VAR去盯着场上每个角落,啥事都管。这次评议组的结果也给出了两个例子,一个用错了,一个用对了,这以后对裁判员啥时候启动VAR,应该能有个参考。得让VAR用得恰到好处,而不是添乱。
你看这两起裁判争议那么大,VAR一下子对一下子错,你觉得以后 VAR 这技术到底该依赖到啥程度才合适,留下你的想法,顺手给点个赞,分享一下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