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足协杯里头那些个判罚的事,好多人搞不清楚门道,吵来吵去闹得不行看球直播,今天咱们就好好聊一下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长春亚泰那个球到底为啥不算数
长春亚泰队进的那个球被吹掉的时候,替补席上的教练还有球员们都快炸开锅了,一个个指着场上叫唤,说那手球根本就不是故意的。但你们是不知道现在的规矩早变,国际足联三年前就说了,只要进攻的队员在进球前或者马上就要射门的时候,手碰到球了——不管你是不是故意的、是不是不小心蹭到的——那这个球就算进了也得给你吹出来,不算数!当值的小杜裁判同志,那可是一点儿没含糊,就照着新规矩来的,一点儿没毛病。可你猜怎么着?连对面海港队的防守球员都好像稀里糊涂的,球丢了以后居然没几个人举手示意说手球了,他们可能也懵圈,搞不懂现在这手球到底咋判,结果就弄得看球的老爷们也跟着一起迷糊,觉得这判罚不合理、太冤枉了。
韦世豪第二张黄牌能不能拿回来
再说前几天韦世豪老师那张让他下场的黄牌,好多人都觉得哎呀var咋不给瞅瞅,说不定能改判。但我跟你们说句老实话,这里面可有大说道!那var它不是万能的它能管啥?它只能管当值裁判是不是把黄牌当成红牌给错了,或者把红牌当成黄牌给浅了, suggest 提醒一下能不能升级,但是它根本没权力把已经掏出来的黄牌给收回去,让队员继续在场上踢。所以说,当时那种情况,var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事不归它管,韦世豪老师也只能是无奈地摇摇头,接受这个结果,想靠var把人“救回来”,门儿都没有。
规矩到底变成啥样儿了大家都有数吗
好多人都在那儿吵吵嚷嚷说判罚严苛、裁判黑心,但你们想过一个严重的问题没有?现在这足球的竞赛规则,就跟六月的天似的,说变就变,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更新换代可快了。可咱们这边的球员、教练,甚至有些坐在直播间里解说的老师,还有咱们这些天天吆喝的球迷,思维好多还停留在好几年前的老黄历上,用老眼光看新问题。就好比看书一起看球吧,人家故事都翻篇写 sequel 后续了,你还扒拉着前面的几页在那儿琢磨,那不就得出乱子!理解跟不上趟子,场上踢球的时候就容易犯规不明不白的,场下大家看球也跟着瞎起哄,争议不就没完没了地冒出来了,这可真是个老大难问题。
“故意”不“故意”现在还重要吗
以前看球,一提到手球犯规,大家首先想到啥?肯定是琢磨琢磨这球员到底是不是故意的,是不是伸着胳膊肘子去够球了。要是看着好像是不小心碰了一下,那十有八九没啥事,球进了可能也就算了。但现在不同,特别是涉及到进球和直接射门之前的手球情况,那个叫啥来着哦IFAB理事会(?)出的新规里头,就把“故意”这俩字给从那条里大部分情况剔除掉了。在它眼皮子底下,只要进攻队员在进球或者马上就要狠狠地一脚射门之前,手和球有那么一下不想见到的接触,管你当时脑子咋想的,有没有那个坏心思,也不管教练怎么愤怒 拍打大腿,直接就给你宣布进球无效,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为啥现在判罚好像比以前紧了不少
你们发现没有,最近这一两年,不管是中超还是国外那些大联赛,一瞅见球员有啥动作大的、看着吓人的犯规,那黄牌掏得可勤快了,有些人觉得哎呀不就是碰了一下,至于。但实际上,这些都是有原因的。现在国际足联想得最多的就是把足球搞得文明礼貌看起来一些,让它变成个老少咸宜、大家都乐意搁电视机前瞅的运动,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小孩子愿意去草坪上跑,喜欢上足球。所以,针对那些看着 “要冒冒失失不顾一切“的、可能会让对方受伤的鲁莽动作足球直播,判罚就自然而然得加严尺度了,不能再像以前心慈手软。老球迷可能不适应,嘴巴里嘟囔着“判得太严了”“这还怎么踢啊”,可胳膊拧不过大腿,这大趋势咱们也只能慢慢学着接受
听说以前周定洋的红牌也是乌龙
不光是最近这两场有争议,就说之前那谁——周定洋老师染红牌的事,记不记得?当时闹得也挺大。后来听内部消息讲,足协自己内部开会讨论的时候,不少人都觉得哎呀这可能是当值裁判给错了,是个误会,有点鲁莽了。但是没办法规矩是上头IFAB定的最后还得去咨询人家国际足联的意见。结果你猜咋着?人家fifa看了二话不说,一锤定音:“这红牌没问题,可以”。这下就更说了然当前判罚尺度就是往严格那个方向使劲。所以,以后赛场上估计还会出现更多类似的、让老传统球迷头皮发麻觉得“至于吗”的争议动作,而且判罚大概率还是会照着严格的标准来,咱们也得提前有个心理准备才行。
大家觉得,咱们国内足球圈要怎么做才能让球员教练和咱们球迷都能跟上规则更新的速度?要是有想法,欢迎在下面写个评语留个言,也别忘了点个小心心赞一下、把文章转到朋友圈!